跳转到主要内容
公告

PyTorch 基金会扩展为伞形基金会,加速人工智能创新

作者: 2025 年 4 月 29 日2025 年 5 月 3 日暂无评论

今天,我很高兴地宣布 PyTorch 基金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将扩大范围,成为一个伞形基金会,从而能够托管更多项目。此次扩张将使 PyTorch 基金会能够培育更广泛的高价值、值得信赖和创新的 AI 项目生态系统,这些项目将涵盖 AI 生命周期所有阶段——从训练和推理到特定行业应用。

为何扩张?

PyTorch 基金会自两年半前在 Linux 基金会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 30 多个成员组织和 120 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项目。PyTorch 本身已成为全球 AI 研究人员、从业者和行业领导者的首选框架。我们的旗舰 PyTorch 大会仅在两年内参会人数就增长了六倍,反映出社区巨大的热情和参与度。

通过 PyTorch Day 活动、全球社区聚会、PyTorch 大使计划、开源项目办公室 (OSPO) 外展、演讲者局以及即将推出的培训和认证计划等新举措,我们显著深化了社区的专业知识和协作能力。为了维持和加速这一势头,下一步合乎逻辑的举措是将 PyTorch 基金会扩展为一个伞形组织。

伞形基金会意味着什么?

通过转型为伞形基金会,PyTorch 现在将托管一系列超越 PyTorch Core 的多样化、高质量的 AI 和 ML 项目。其中包括两大类基金会托管项目:

  • 平台项目:在 AI 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如训练、推理、模型优化和部署以及代理系统)都必不可少的领域无关解决方案。
  • 垂直项目:针对特定行业或应用定制的领域特定项目,例如生物医学成像、蛋白质折叠和地理空间分析。

在我们的伞形基金会下的项目可以立即获得供应商中立的治理、更高的可见性、更多的资金机会以及强大的社区参与和支持。

基金会托管项目与生态系统项目

随着我们的扩张,澄清基金会托管项目和生态系统项目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

  • 基金会托管项目是伞形基金会下的项目,它们在 PyTorch 基金会中立透明的治理模式下正式管理和运营。项目维护者继续监督其项目,并将资产转移到 Linux 基金会进行独立管理,并采用开放治理模式,显著减少供应商偏见,鼓励更广泛的社区贡献和采用。这些项目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寿命,并与更大的 PyTorch 社区集成。
  • 生态系统项目仍由独立管理,但通过与 PyTorch 基金会社区标准紧密结合而获得认可和更高的可见性。这些项目符合特定的质量和成熟度标准,但在治理和资产管理方面保持完全独立。

如何加入 PyTorch 生态系统或成为基金会托管项目

我们为希望成为 PyTorch 社区一部分的项目明确定义了途径:

  1. 生态系统项目状态:项目必须满足定义的标准,例如活跃开发、完善文档、CI/CD 基础设施、清晰治理和社区参与。经批准的生态系统项目将受益于在 PyTorch Landscape 上的更高曝光度和官方认可。
  2. 候选项目状态:希望获得基金会托管状态的生态系统项目可以通过获得 PyTorch 基金会 技术咨询委员会 (TAC) 投票成员的赞助而成为候选项目。候选项目将获得满足所有必要的治理、技术和战略标准的指导。
  3. 基金会托管项目状态:展示出高成熟度、稳定性、多平台支持、安全最佳实践以及对 PyTorch 社区具有战略价值的候选项目可由 TAC 批准。这些项目将获得广泛的益处,包括中立商标托管、基金会支持、营销和活动资源、治理指导以及战略资金机会。

确保长期成功和创新

通过扩大范围成为伞形基金会,PyTorch 基金会拥有独特的地位,可以增强整个 AI 社区的协作、创新和持续增长。我们的使命很明确:创建一个供应商中立的开源环境,让最好的 AI 和 ML 工具蓬勃发展,造福全球用户、贡献者和行业利益相关者。

“PyTorch 绝对是当今 AI 创新基础,Llama、ChatGPT 和数以十万计基于 PyTorch 构建的开源项目,已将其自身确立为 AI 世界的关键要素。此次创建伞形基金会的举措,使 PyTorch 能够在这个代理系统新时代,横向和纵向大幅扩展其生态系统。我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将 PyTorch 社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Joe Spisak,Meta PyTorch 产品总监。

“PyTorch 是当今 AI 的核心。同时,AI 堆栈的深度已显著增长——从支持加速计算到为全自动系统提供动力。拓宽 PyTorch 基金会是保持 AI 革命开放和所有人可访问的关键一步,涵盖整个堆栈并符合 PyTorch 构建的原则。”——Luca Antiga,Lightning AI 首席技术官。

我们对未来的机遇充满信心,并很高兴欢迎新项目加入我们日益壮大的大家庭。PyTorch 基金会仍将坚定不移地推动 AI 创新,我们将共同继续构建开源人工智能的未来。

请继续关注更多更新、公告和参与机会!